盐铁专卖制度的鼻祖—管仲

2020-10-23 12:08:48 作者: 盐铁专卖制度

另外,铁业生产也是民制。

《管子轻重乙》曰:

“(指铁)不如与民量其重,计其赢,民得其十,君得其三。”

管子将铁租给民制,既收税,又将其铁制品收购、统一运销。这与盐的官营相同。

上面列举的种种原始史料,足以说明管仲推行的盐专卖是民制。有的学者对管仲所推行的盐铁政策之所以坚持说是“官民并制”、“官煮时禁止民制”,其原因是对《管子轻重甲》的“齐有渠展之盐,请君伐菹薪,煮沸火为盐”句有不同理解。认为“君伐菹薪”是官煮,这是断章取义!因为关键的一句抽掉了,即“正而积之”。“正”者征也,政府征取民制之盐在阳春时配卖给人民。这恰恰是民制官购的最好例证。

管仲虽然推行盐业民制,但对成盐实行官购官销。因为如果不能这样做,就无法作到以下几点:

一、国内人民按口配盐,寓税于价。

《管子海王》中的

“谨正盐荚”,

就是造好按口配盐的簿册按册配卖。即“凡食盐之数,一月丈夫5升少半,妇人3升少半,婴儿2升少半”并且把税加在每升盐里,“升加分耗,而釜50;升加1耗,而釜百;升加10耗,而釜千”。正由于此,必须把民产之盐收归国有,才能按口配卖。

二、出口之盐靠征集民制之盐。

《管子海王》中的要

“籍于天下”,

政府非控制成盐不可。在头年十月到第二年正月之间,令国都内的居民煮沸水为盐,然后政府征积起来,修通河水、济水,运至南方的诸侯国出卖。如梁、赵、宋、卫等。

梁,在今河南;赵,乃周穆王封造父于赵,故城在今山西赵城县境;宋,乃公元前十一世纪所封微子,建都河南商丘,在今河南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间地;卫,乃公元前十一世纪所封唐叔,建都河南朝歌(今河南淇县);濮阳,春秋时卫都,在今河南省濮阳。这些地方不食盐则肿,又是“守图”之国,兵多,需要盐特多,靠齐国运来食盐供应。这样,齐国获利较多。

齐国之盐还转销至东莱地区。公元前567年齐灵公灭东莱之前,《国语齐语》中记载:

“通齐之鱼盐于东莱”,

即把国家所盛产之鱼盐,行销于东莱地区。东莱,在今山东胶莱河以东,上地面积广,齐灵公灭东莱后土地扩展一倍就是证明。其实,东莱地区盛产鱼盐,只是未被开发。后来,汉在此设置盐官,发展了盐业,这是后话。

总结:在这种经济思想指导下,齐国每年获得了大利。一般年产量达36000钟,齐国都城临淄也逐渐形成有7多户的商业城市。由于扩大了财政收入,使齐国能一匡天下,成为“五霸”之首。所以,我们说,管仲是盐铁专卖制度的鼻祖,对后世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