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项羽为何会在楚汉战争中败北?

2020-10-22 15:20:55 作者: 占据天时地利

汉高祖刘邦雕像

陈平所言可谓是一针见血,直接指出了项羽任人唯亲,而并非唯才是举的用人缺陷。如果说项羽仅仅是一名将军,那么这样的缺陷并不足以影响他的光辉和事业。但如果项羽想要争夺天下,那么将会因此失去很多人才。

在刘邦渐渐崛起后,天下大多贤才都能够看出只有刘邦和项羽二人有着逐鹿天下的资本,而天下最终也会落入二人中的一人手中。这些被项羽所冷落的能人志士在对项羽心灰意冷后,自然会选择投奔刘邦。如此,项羽帐下的人才日益减少,而刘邦的团队则日益壮大起来。所谓得一将才胜过千军万马,刘邦幕僚团规模的扩大为其以后获得楚汉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西汉帝国开国元勋陈平

结语

总的来说,项羽从一开始就注定无法坐拥天下,成为新的天下之主。导致其最终自刎于乌江的根本原因是他的性格所导致的。项羽既然想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封建王朝,就要做好向皇帝身份转变的准备,而并不是还保持自己武将的身份。作为帝王,更多的是要掌握御人之术,而不是每逢战事都要亲自率军冲锋,以杀敌建功为唯一乐趣,而项羽恰恰不会这种御人之术。

随着占领的城池数量越来越多,前来投奔的人才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增,项羽已经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但他又亲手败光了属于自己优越的条件。项羽先是不断屠城,致使人心离散,失去了百姓们的支持和爱戴;再加上任人唯亲,对于那些非宗亲和非旧友的人才一概罢之不用,导致许多人才纷纷其他而去,曾经属于项羽的优势就这样不复存在了。

项羽之所以会失败,根本原因可以说是他的野心和自己的能力并不相衬。从军事角度来说,项羽不仅是名将,更可以称得上是"天赐神将"。但从政治角度来说,项羽毫无政治头脑和政治远见,这才是最终导致他最终兵败身死的原因。

参考文献:

1.《史记·项羽本纪》

2.《史记·三十世家·陈丞相世家》

3.《从性格弱点看项羽失败的原因》,晋文 、韩丽红著

4.《刘邦和项羽曾经联手"屠城"》,王立群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