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不是身死沙场,在辅佐君王夺得江山之后,也很难共富贵。“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起共打江山的人,能够一同受苦,却不能共享富贵,是自古以来的通例。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就是典型的例证。所以苏轼为此发出了“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闲花满地愁”的感叹。
三、饱学书生,往往有不得遇
文曰:“黉门才子,白屋书生,探花足步文林,射策身游棘院。萤灯飞散,三年徒用工夫;铁砚磨穿,十载慢施辛苦。呜呼!七尺红罗书姓字,一抔黄土盖文章。”
自古以来,通过读书走上仕途,是很多中下层人士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在科举考试比较清明的时代,很多真正有才华的书生,大多可以通过科考金榜题名、光宗耀祖。但是在科举制度腐败黑暗的年代,很多有真才实学的学子被排斥在外,终其一生,不得任用。唐代最有才华的文学家李白、杜甫都没能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李白仅仅因其才华被唐玄宗招进宫中,才仅仅三个月,就因恃才放旷而被逐出宫门;杜甫也是寄人篱下,做了多年的小官,他的俸禄甚至连一家人的生计也难以维持。对于那些蹭蹬于科场之外的文人而言,尽管他们才华横溢、铁砚磨穿,尽管他们“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发愤读书,也永远难有金榜题名的那一天。以至于有很多文人终生郁郁不得志,只有以诗文来抨击科举取士的弊端。
苏轼认为,作为一名饱读诗书的文人,不管你仕途一帆风顺也好,落魄失意也罢,最终你的满腹文章也会随着你生命的终结而被黄土埋葬。对此,若能看开一点,你自然就会少一分忧愁和烦恼。
四、商贾巨富,人生无法一帆风顺
文曰:“江湖羁旅,南北经商,图财万里游行,积货千金贸易。风波不测,身膏鱼腹之中;途路难防,命丧羊肠之险。呜呼!滞魄北随云黯黯,客魂东逐水悠悠。”
商人是促进不同地区物质流通的中间人。他们为了财利,走南闯北,囤积居奇,以赚取更多的钱财。对这些商人来说,他们为了钱财,抛妻别子,远走他乡。他们希望经商赢利,以后能衣锦还乡。外出经商,善于经营的,可以赚得万贯家产;不善于经商的还可能折本失财,徒劳辛苦。
苏轼认为,那些外出的商人,有时虽然能够赚得一些钱财,但因旅途艰险,有可能遭遇江海之上“风波不测,身膏鱼腹之中”;有的可能会在路途之中遭遇劫匪袭击,“丧命羊肠之险”。总之,一个商人离家经商,不管你是否赚取利益,都有可能在异地他乡遭遇凶险,甚至永远不可能再与家人团员。所以,苏轼在《召请文》悲叹:“滞魄北随云黯黯,客魂东逐水悠悠。”
五、戍边将士,以生命捍卫国家
文曰:“戎衣战士,临阵健儿,红旗影里争雄,白刃丛中敌命。鼓金初振,霎时腹破肠穿;胜败才分,遍地肢伤首碎。呜呼!漠漠黄沙闻鬼哭,茫茫白骨少人收。”
战争历来是残酷无情的,刀枪从来不会长眼睛。在战争中有大批战士殒命战场是在所难免的。特别是战败者一方,有时甚至有可能全军覆没。在古代战争中,“击鼓出兵,鸣金收兵”是征战的规则。两军交战,就会有“临阵健儿,红旗影里争雄,白刃丛中敌命”的拼搏。在交战的高潮时期,刀枪剑戟纵横驰骋,躲不及的人便会腹破肠穿,肢伤首碎,成为刀下之鬼。战争的残酷是不能以忍辱、宽容来对待的。所以,历史上就有了曹操在赤壁大战中八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的惨痛教训。以至于最后曹操带领残兵败将败走华容道,若不是关羽念及往日的情分放他一马,曹操也许就会葬身华容道。最可怜的是曹操数十万葬身水火之中的战士遗骨,甚至连前去收尸的人也没有。
对于战争的残酷和死伤人数的众多。唐代着名边塞诗人高适曾在《燕歌行》一诗中作了形象的描绘。诗云:“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